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客家“圩日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taataaa
    2017-10-23 20:08:02   转载

    客家人的圩日,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,一般五天为一轮,依农历而定。分为逢“一六”圩、“二七”圩、“三八”圩、“四九”圩和“五十”圩;也有的是三日一圩,是“一四七”圩、“二五八”圩、“三六九”圩。在赣州则147,258,369都有,每个乡镇不同!


           两个相邻的圩场,圩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,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交易机会。



            圩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内容分类,如粮食方面的有“米行”;家禽类的“鸡鸭行”、卖猪牛肉的“肉行”;服装类的“布行”,卖菜的地方叫“菜行”等。


          各圩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不同特色,客家人们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卖。


    客 家 人 的 圩 日



           旧时因交通不发达,客家人卖东西只得靠肩挑步行,前些年头是骑自行车,现在几乎是骑摩托车,或搭车赴圩。


           有拖拉机或农用卡车的开着载着自己的产品去赴圩,步行的大都是圩场附近的人。



           圩日这天,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、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;小商小贩更是闻风而动,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圩场上叫卖。


           需要购物的农民带上钱往墟里赶,叫“逢圩”。在圩场上双方买卖讨价还价完成交易。


            圩日,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车水马龙。平时的圩日,我们大多看到“大妈、大爷”等叔叔、阿姨、奶奶爷爷辈的人,因为他们是留在乡村被称之为“留守”的人群。


            不过春节前后的圩日,自然也就会多出很多“看头”。



           以前的圩日上可以看到有人补锅头、驳煲底、焊洋锡……,还能在街上看到阉鸡,客家人说的“冬鸡”。



            现在很多在住在城里的人会特地在圩日驾车前往附近圩场,可以看到很多在城里看不到的小玩意,感受客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原生态景象。



    网友评论:

    @手机用户6535980311 :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赶圩是一件特爽的事,上学后天天算着这个星期天是不是圩日,若是,早就想象着赶圩的滋味啦。


    @一代天骄弯弓射大吊 :怀念以前趁圩的日子,感觉有人情味,现在连农村人很少种庄稼了也较少相互见面闲聊了,淡了。以前干农活常走的路现在都长草长杂木了。严然一副无人区的感觉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